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域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呈现出辩证统一的共生关系,两者相互赋予、相互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质性推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注入发展动...
《论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似乎都给人留下只顾埋头做事、不善言辞表达的印象。至于公共场合、镜头前、镁光灯下的言说与表达,就更为普通人所不擅长了。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显著地位。
人的需求丰富多彩,有一个多样化、多层次和不断提高的过程,物质需求是这样,文化需求也是这样。
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不能满足于向国外提供一些表层的文化符号,关键是要把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 这一重要论述不仅阐明了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也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8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巴西总统卢拉通电话。习近平主席表示,“各国应团结起来,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全球南方国家应携手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
8月16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0余所共建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硕士研究生齐聚孔子故里,以孔子研究院为研修首站,开启了一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典故作为文化基因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图谱和价值密码。
8月15日,“蜀韵匠心·德阳潮扇”2025德阳潮扇艺术展在四川省文化馆艺术空间正式启幕。此次展览吸引了大批市民及非遗爱好者到场,众人共同探寻德阳潮扇蕴含的独特文化韵味。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重要性,指出,“过去我们党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和精神面貌...
水墨氤氲的群山间,四个笨拙的小妖怪身披破旧袈裟,扛着自制的金箍棒、钉耙,在夕阳下踏上了荒诞的“取经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母教文化的时代价值,共筑新时代家庭文明,8月12日,“2025年母教文化与家庭教育研讨会”在孟子研究院举办。专家学者,孟子学堂、孟母学堂负...
经典无国界,文明共互鉴。自2021年以来,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至今已成功举办四届,累计参与国家和地区80余个,参与总人数20余万人,活动专题访问量突破1.5亿次,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进世界了解中国的...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对各分领域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从青砖黛瓦的古村落,到口耳相传的民俗故事;从春播秋收的农耕智慧,到孝老敬亲的乡风家训……乡村文化既是有形的物质遗产,更承载着“乡愁”这一最为深沉的情感归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事关提升国际竞争力。”
8月13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
近日,《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等影片上映,掀起一阵观影热潮。其中,《长安的荔枝》因在IP开发领域的创新实践引人注目。该片不仅实现了对知名IP的精准捕捉与深度开发,更在IP的联动拓展与...
提起中国农民,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勤劳、淳朴、善良、坚忍……不管印象多好,可能你都不会将其与“文化”二字直接挂钩。
近日,《孔子研究》编辑部收到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通知,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办法》,《孔子研究》入选CSSCI(2025-2026)来源期刊。
8月8日至10日,由孔子研究院、韩国经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中韩儒家经典研究论坛(2025)在孔子研究院召开。本次论坛以“《论语》传承与教育价值”为主题,来自中韩两国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儒家经典的当代价值。
孔子博物馆于2019年9月6日正式对外开放,这座为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文物全面阐释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外,等待观展的群众排着百米长龙;成都博物馆,自7月1日以来每天都达到限流2万人;辽宁省博物馆,最近工作日的平均客流量近1.5万人次;河南郑州6家博物馆,7月21日起至8月31日取消闭馆制度,...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事业观等在干事创业中的体现。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卓越贡献。一个合理的逻辑是,“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需要紧密结实的纽带,才能真正“命运与共”。
8月5日,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年度盛典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孔子网携手海内外媒体平台,打造全球传播阵,让儒家经典声传四海,触达亿万受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个永恒的主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打铁必须自身硬,要登绝顶莫辞劳。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必须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进作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传承创新中展现蓬勃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津门故里,海河之畔;弦歌不辍,文脉赓续。
日前,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超然楼码头的广场上,四座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的“玻璃房子”十分吸睛。这里展出创意城市文创、传统手工艺品等好品好物,还有漆扇投壶、对诗赠礼等精彩互动,为游客带来创意满满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这些思想为开创古代盛世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成为中华文明的显著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中...
我们今天谈到孔子,都称之为“圣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圣”,是“至圣”,孔子之后的“孟子”,只能叫“亚圣”。孔子的“圣人”称号是怎么来的呢?
《老子》在独创的无限时间、空间里,以“人”“物”“事”一体的“全宇宙式”“元”思维“网状”结构模式,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理想与现实对照,建构了一个系统、立体的关于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四维世界”...
张载的“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是对于宋明理学之理想追求精神的一种集中表达。所以,自其提出以来,从朱熹与吕祖谦之合编《近思录》到黄宗羲、全祖望之编纂《...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并深刻阐释了全球文明倡议,指出“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文...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8月5日,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年度盛典在歌舞《茉莉花开 儒溢四海》中惊艳亮相。光影交织中,茉莉花瓣从曲阜大成殿起舞飞向世界各地,将观众...
春秋时的杏坛上,和煦的春风轻拂孔子衣袂,弟子们席地而坐;长安城的喧嚣中,热爱中国文化的异国人士怀揣梦想,奔赴而来;上合博览会的展台前,不同肤色的身影争相讲述着同一个名字。这幕时空交叠的奇妙景象,正...
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围绕推进“两个结合”、巩固文化主体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一系列科学规划和战略部署。...
文化资源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总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国》重要文章中强调,要“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我国文化资源的突出特点在于其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
晨曦穿透古柏,洒在孔庙奎文阁的雕甍上。有着37年工龄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孔令伟仰头审视梁枋斗拱,和身后五代匠人组成的“三孔”古建队一道为圣殿“把脉问诊”。这看似平常的晨间巡查,正是曲阜文物建筑预...
今天,我们迎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
经典无国界,文明共互鉴。8月5日,第四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中华经典国际诵读接力活动)年度盛典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各种文明不是独立存在的孤岛,它们的发展也非单体的线性前进,而是多元并存互动交融的协同演进。
给历史划分时代,是人类回顾和分析以往历史进程时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由此可以凸显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设计出不同的演化进程,规划出不同的人类理想。例如古希腊人将人类的文明演化分为五个时代,分别是黄金时代...